琵琶行文学点评800
《琵琶行》结尾的文学点评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描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展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情冷暖。在诗的结尾部分,白居易通过精妙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为整首诗作了精彩的收尾,下面对其结尾进行文学点评。
1. 悲壮的情感渲染

在结尾部分,白居易写道:“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蒿草生夷狄。不如鞍马休长剑,白头卧里成吟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对战争的悲叹和对生活的领悟。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无情使得诗人对世事的洞察更加深刻,内心的悲壮情感通过“不如鞍马休长剑”、“白头卧里成吟客”这样的表述,渲染出来。
2. 坚韧的生命力量
诗中最后两句“长安日暮接斜晖,春风吹又生江稀。”呼应了整首诗的开头“轻舟已过万重山,青春不再转娇妍。”诗人以另一种方式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不拔和永恒的生命力量。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战火纷飞,生命都能在时光的流逝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对生命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3. 沉重的历史印记
白居易在结尾处巧妙地通过“长安日暮”、“春风吹又生江稀”这样的表述,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沉浸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笼罩着一层沉重的历史印记。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日暮的景色透露出一种哀怨和沉痛,以历史的悠久和命运的无常为背景,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反思。
总结来看,结尾部分的《琵琶行》通过诗人对战争、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概括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增加了整首诗的厚重感和震撼力。这种在结尾巧妙呼应全诗主题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末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读者回味无穷,是《琵琶行》这首长诗的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