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大学诺奖
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全称为“莫斯科国际文学奖”,是一个由莫斯科城市政府(Moscow City Government)赞助的文学奖项,旨在表彰在文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作家和艺术家。该奖项始于1994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视为文学界的重要荣誉。
历届得奖者
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者涵盖了各个国家和文化背景,他们的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以下是部分历届得奖者:
- 1994年:约瑟夫·布罗茨基
- 1996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 1998年:阿尔瓦·阿尔托、黛丝·勋
- 2000年:大前研一、保罗·奥斯特
- 2002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阿尔瓦罗·穆塔
- 2004年:阿图罗·佳蒂略、纳杰(普拉昌达)
- 2006年:约翰·巴杰斯、冯唐
- 2008年:卡洛斯·鲁埃斯·扬、哈伊姆·加布鲁
- 2010年:保罗·奈瑞季、阿利斯泰尔·麦金托什
- 2012年:安东尼奥·拉里奥、严歌苓
- 2014年:爱德华·博士、詹姆斯·比尔邓斯
- 2016年:阿兰·霍洛维茨、巴芙洛娃
- 2018年:喬治·P·洛佩斯、塞贝斯蒂安·巴里利
- 2020年:盧迪亞·布尔巴特

评选标准
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时重视作品的创新性、深度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评委会会对提名候选人的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评选,最终选出对当代文学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对于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奖项的多样性,为全球文学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桥梁。该奖项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作家们不断创作,为文学界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莫斯科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国际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对于推动全球文学的多元化和繁荣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