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中班班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中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水的基本概念和危险表现,掌握正确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技能。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
二、教育过程:
1.引导孩子自由活动
开学之后,先带领孩子在游戏区活动一段时间,展开孩子自由游戏,让他们充分活跃身体,然后带领孩子做一些水的形象的游戏,以增加孩子对水的认识和兴趣。
2.播放相关视频
在引入课程时,通过播放一些关于防溺水的教育短片,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水的危险和水的表现形式,让孩子们从视频中认识到什么是危险的水域。
3.讲解水的危险性
通过展示一些危险的水域,如山洪、江河、池塘、水库等,讲解这些水域的危险性,并提示孩子们需要避开这些水域。让孩子们认识到水的危险性。
4.防溺水知识的讲解
讲解孩子们防溺水的知识,如不随便下河、穿衣服不要过水等。可以通过图示或实物来讲解,让孩子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危险的水域和防护的方式。
5.安全自救技能的讲解
通过提供一些简单的自救技能,如不要惊慌、要尽快口中呼叫救济、徐徐退回、扭腰勾股游泳等,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自救,并随时向成人求助。
三、教案作业:
将防溺水的知识总结在本子上,带回家后向父母讲解、教授,让父母也参与进来,共同关心孩子的安全。可以安排孩子进行一些模拟游泳的练习,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最后给孩子颁发一份安全守则,鼓励他们遵守学习到的知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教学评估:
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叙述等方式,检验孩子们对防溺水的知识掌握情况。
2.通过模拟游泳,检验孩子们学会的自救技能及正确的游泳姿势。
3.通过访谈,检验孩子们是否已经采取行动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育
防溺水教育是儿童安全教育的重点之一,我们在防溺水教育中,要注意把基本的知识、技能、态度相结合,通过自由活动、展示、互动、颁发守则等多种形式,营造出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从早期形成正确认识、预防和自救意识,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