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杀与捧杀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学批评的捧杀与棒杀

文学批评既可以对作品给予高度赞扬,也可以提出批评和质疑。捧杀和棒杀是两种对待作品的极端态度,它们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

捧杀

捧杀指的是对作品进行过分的赞美和吹捧,甚至有些过度追捧的情况。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某些文学评论家或读者对某位作家或作品产生过分崇拜的情况下。捧杀可能导致对作品的真实质量失去客观评价,使得作品本身的优缺点被忽略或淡化。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文学界出现偶像崇拜和群体思维,不利于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

捧杀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失去客观性

:过分赞美可能使人失去对作品的客观评价能力,难以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

2.

压制多样性

:过度追捧某一类型或某位作家可能导致其他作品或作家被忽视,限制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

造成文学泡沫

:捧杀可能使得某些作品或作家的价值被过分夸大,进而导致文学市场出现短期繁荣但长期难以持续的情况。

棒杀

棒杀则是对作品进行过分批判和贬低,甚至是恶意攻击。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某些批评家或读者对某位作家或作品持有偏见或敌意的情况下。棒杀可能导致对作品的真正价值被低估或忽视,使得一些优秀的作品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文学界出现恶性竞争和攻击性批评,不利于文学界的健康发展和氛围构建。

棒杀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伤害创作者情感

:过度批判和贬低可能对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和情感造成伤害,影响其后续创作。

2.

误导读者

:过度贬低作品可能使得读者错失一些优秀的作品,影响其文学品味和审美水平。

3.

阻碍文学发展

:恶意攻击和贬低可能使得文学创作环境变得紧张和敌对,阻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和创新。

在文学批评中,应该避免过度的捧杀和棒杀态度,而是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对待作品,既要赏识作品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促进文学的多样性和进步发展。文学评论家和读者也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追随他人的评价,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来评价作品,形成独立而理性的文学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