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如何对图书进行分类的?

图书馆的分类法——了解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为图书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图书分类法对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读者服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图书馆是如何进行图书分类的呢?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介绍。

一、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

1.主题一致原则:图书馆将同一学科的图书组织在一起,以方便读者查找。

2.分类结果的纯一性原则:同一类别的图书要保持主题上的纯一性,避免分类混乱。

3.分类结果的完整性原则:将一个完整的主题领域内的所有著作都包含在一定范围内的分类。

4.分类结构的灵活性原则:适应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的现状,不断调整图书分类的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

二、图书分类的方法

1.十进分类法:也叫Dewey小分类法,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分类方法。其特点是用数字表示图书的主题分类与次级分类,通过数字的排列组合表示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比如,000表示普及类书目,100表示哲学类书目。

2.中图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学会制定的一种类似于Dewey分类法的分类方法。用汉字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其中汉字表示主分类,数字表示次级分类。

3.学科分类法:此方法适合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读者使用。主要根据学科特性将图书分类,如数理化、文学、艺术等。

4.按读者需求创设的特殊分类法:有些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根据实际需要创立了一些特殊分类,如儿童读物区、外文读物区等。

三、图书分类的具体步骤

1.先确定图书分类采用的分类方法。

2.查阅所需要分类的图书,确定其主题范围。

3.根据主题的内涵和外延,确定所采用分类法的主、次分类标目。

4.进行分类号标示,并填写图书的分类号、书目卡等信息。

5.将相关主题的图书放到同一个书架上,并安排好书架上的书序。

四、总结

图书馆的分类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所做出的一种组织安排。因此,在进行分类时,一定要遵循主题一致、分类结果的纯一性、完整性和灵活性等基本原则,根据所选择的分类方法进行具体分类步骤。好的分类方式既便于图书整理管理又有利于读者阅读查询,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