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什么
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指的是谁?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文学。而“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这三位著名的文学家。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豪迈的气节和雄才大略著称于世,被誉为“曹孟德”。曹操的文学作品以《龟虽寿》、《白马篇》等诗篇最为著名。他也发表了大量的赋、文、赞等作品,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之子,曹操逝世后称帝,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曹丕除了在政治上有杰出的才干外,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典葛亮赋》、《燕歌行》等。曹丕的文学作品清新明快,用典巧妙,被誉为“曹丕派”,在后世影响深远。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二子,曹丕的弟弟,曹操的文学传人。曹植的文学才华横溢,擅长诗歌、赋、文章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中以《洛神赋》、《七步诗》最为著名。曹操称赞他“文章概出纷奇”,被誉为“曹植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安文学的“三曹”各具特色,文学成就卓越,共同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