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滑蜥新物种,生物多样性探索的又一里程碑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画卷中,每一次新物种的发现都是对自然界奥秘的一次深刻揭示,四川省再次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焦点,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国际学术期刊《Animals》上宣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发现蜥蜴家族的新成员:成都滑蜥(Scincella chengduensis),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滑蜥属的全球族谱,更是对四川省乃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次有力肯定,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发现的意义,同时回顾另一滑蜥新物种——汶川滑蜥的发现,共同见证四川在生物多样性探索上的辉煌成就。
成都滑蜥:星空斑点下的隐秘精灵
成都滑蜥的发现,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天空,这种身体纤细、腹部布满独特“星空斑点”的蜥蜴,过去常被误认为是山滑蜥,在成都崇州、大邑的竹林深处潜行多年,终于得以正名,研究人员通过显微CT扫描和基因测序,发现其灰棕色背纹的排列规律、鳞片显微结构等形态学特征,均与近亲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其腹部密布的黑色斑点,如同生物二维码,成为辨识该物种的关键标识。
成都滑蜥的体型较小,背部呈灰棕色,有2至3条不规则纵纹,这些特征使得它在众多滑蜥种类中独树一帜,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滑蜥属全球43个成员的族谱,更印证了城市生态保护的“成都模式”,成都市作为一座全球海拔落差超5000米的特大城市,从平原到雪山形成了独特的立体生态矩阵,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战略推动下,成都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成都市荣获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殊荣,目前记录的自然分布两栖爬行动物已达75种,居全国10个超大城市前列。
成都滑蜥的发现,得益于近年来成都市持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随着监测网络向龙门山脉等更广阔区域的延伸,成都市将有更多“隐秘居民”揭开面纱,这些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成都市还将有更多新物种被发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汶川滑蜥:横断山区的神秘来客
在成都滑蜥被发现之前,四川省还曾迎来另一位滑蜥家族的新成员——汶川滑蜥,202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员课题组依据采自四川省汶川县与理县的幼体和成体标本,经过比较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后,确认该种群为未描述的新种,并将其命名为汶川滑蜥(Scincella wangyuezhaoi),新种以著名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王跃招先生的名字命名,以此向其对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尤其是滑蜥属物种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敬意。
汶川滑蜥的身体特征同样独特且显著,它们身体细长,中等体型,头体长35.0\~62.1毫米,其下唇鳞多为7枚(偶有8枚),上睫鳞5\~7枚,鼓膜深陷,无外耳孔前缘瓣突,汶川滑蜥的中段环体鳞有27\~30行,背鳞平滑,背中线鳞60\~75行,腹中线鳞46\~59行,喉鳞25\~30行,其侧纵纹上缘形态较直,侧纵纹间背鳞行数6行,第四指指下鳞9\~11枚,第四趾趾下鳞13\~16枚,这些细致的形态学特征,使得汶川滑蜥能够与其他滑蜥属物种明确区分开来。
汶川滑蜥生活在海拔1900\~3100米处有腐叶的岩石地区,大多在白天活动,常见于岩壁或落叶表面,尽管其食性和繁殖方式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在一只怀孕的雌性滑蜥标本体内发现了四个发育良好的后代,这表明汶川滑蜥可能采用卵胎生的繁殖方式,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我国滑蜥属物种的数量,更为横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汶川滑蜥的发现,同样得益于四川省持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工作,四川省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完整,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汶川滑蜥的发现,不仅是对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次有力肯定,更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共同的责任
成都滑蜥和汶川滑蜥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更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关键,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在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科研机构应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监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公众应提高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好的家园。
探索未知,守护生命
成都滑蜥和汶川滑蜥的发现,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探索的又一里程碑,这些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更提醒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让我们携手共进,探索未知,守护生命,共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新物种被发现,为我们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