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面进入中度老年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引言
2024年10月28日,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这份报告揭示了江苏全省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江苏13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其中南通、泰州、盐城和扬州更是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2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73万人,占比18.4%,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江苏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也预示着未来江苏在养老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江苏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力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老龄化现状与挑战
1、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江苏省的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从数据上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也接近五分之一,这一比例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意味着江苏在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老龄化区域不平衡加剧
江苏省的老龄化区域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常住人口上看,苏中、苏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南地区,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老年人口的分布上,也体现在养老资源、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配置上,如何平衡区域间的老龄化差异,实现养老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江苏面临的一大挑战。
3、老年人抚养比不断攀升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江苏省的老年人抚养比也在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末,全省老年人抚养比已达27.14%,这意味着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27.14个老年人,这一比例的增加,将给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4、高龄长寿老年人增多
江苏省的高龄长寿老年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末,全省百岁老人已达8683人,较上年增加451人,高龄长寿老年人的增多,虽然反映了江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但也给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与成效
面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江苏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努力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江苏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有在业养老机构2235家,设置机构床位40.8万张,这些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江苏省还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8000多家,为33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的养老压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江苏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已实现长护险制度所有设区市全覆盖,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江苏省还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3、推进健康支撑体系建设
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江苏省在推进健康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防治和康复工作,江苏省还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加快银发经济产业布局
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江苏省不仅注重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积极加快银发经济产业布局,通过发展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用品等产业,江苏省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5、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江苏省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成功创建了5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这些社区在养老服务、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江苏省还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四、老龄化带来的机遇
虽然老龄化给江苏省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江苏省可以依托丰富的养老资源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